很多人覺得今年北方的超前秋季很短,主要是冷的信答因為秋雨多,秋高氣爽的和拉號解日子少,而且冷得提前,尼娜冬季進程快速推進,冷冬華北多地秋季長度只有1個月左右。超前像河北石家莊,冷的信答今年9月中旬入秋,和拉號解10月中旬入冬,尼娜再加上時不時下雨,冷冬秋季只有一個月出頭的超前時間,秋高氣爽的冷的信答體驗也大大縮水。
10月初,和拉號解華北的尼娜朋友還能穿短袖,17日之后強冷空氣直接推動羽絨服登場,冷冬秋裝快速切換成冬裝,先是熱,然后驟然變涼、變冷,換衣服的速度都跟不上氣溫變化的速度。
與此同時,國家氣候中心預測,近期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低,處于中性偏冷狀態。預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將持續發展,秋季后期將進入拉尼娜狀態。提前的冷,加上拉尼娜的預測新聞,讓不少人都擔心今年冬天將是冷冬,更傳出“今冬是超級冷冬”的說法。其實,大家大可不必談拉尼娜而色變,超前的冷和拉尼娜,與冷冬并沒有必然聯系。
在氣象界,“冷冬”不是一個“預測概念”,而是對冬季氣溫狀況的一個事后“認定概念”。而且通常來說,人們對極端事件記憶更深刻,對平均氣溫不容易記住,所以感受上可能會產生偏差。
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、氣候預測室副主任章大全表示,根據現階段國內外數值模式結果來判斷,今年冬季我國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為主,但是氣溫階段性特征明顯,冷暖起伏大。一般而言,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(當年12月至次年2月),我國氣溫偏低的概率相對更高。這種情況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尤為顯著。然而,受全球變暖等因素影響,21世紀以來,在拉尼娜背景下,我國冬季氣溫偏暖的情況也頻繁發生,甚至出現暖冬,如2020/2021年冬季。
此外,我國冬季氣候不僅與熱帶海溫異常有關,還受到北極海冰、積雪和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系統等的影響,是多因子協同作用的結果,需要結合海洋、冰雪、大氣等監測預測信息進行綜合研判。
對于北方多地來說,今后一周最高氣溫會在波動中維持偏低狀態。中央氣象臺預計,25日至27日,受冷空氣影響,內蒙古中東部、華北、東北地區、黃淮等地將有4~6級風,陣風7~8級,局地9級,上述部分地區伴有4~6℃降溫,局地降幅可達8℃以上。南方升溫相對平穩一些,未來幾天氣溫會逐漸回升到常年同期正常水平,江南等地最高氣溫會回到20℃以上,華南普遍回到25℃以上。
至于降水,未來幾天,受高原波動東移影響,青藏高原東部多降雪天氣;而在中東部其他大部地區,多受干燥的偏北風控制,降水總體稀少,是冬半年常見的干燥少雨模式。細心的朋友會發現,降水預報圖上有一個紅色鋸齒線,這個是霜凍線,鋸齒向內的區域為霜凍區。今天進入霜降節氣,霜降期間除了季節轉換,出現霜凍的區域也會有所擴大。
郵箱:admin@aa.com
電話:020-123456789
傳真:020-123456789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MK體育-MK體育在線登錄入口-mksport體育官網